星期日, 7月 19, 2009

羽球中也有性別議題!

前天跟高中同學們一起去打羽毛球!

事實上我已經跟這群高中同學打了兩三個月的羽毛球,每次都是一群人,從六個到十六個不等,場地也會隨著人數而做調整。

我的這群高中同學男生比較多,雖然我跟他們不是太熟,但是他們都是好人,一起打羽毛球的時候感覺也很不錯!有時候我會帶我其他的朋友、同事一起去,就跟偶爾跟我搭檔的人也會是我不認識的他們的朋友、同事一樣。

常常我們在打球的時候,會一個男生配一個女生組成一組搭檔,因為有些男生很會殺球,而他們往往不好意思向女生身上殺(另外,當然刻板印象 - 卻也在此不無道理地 - 因為力氣、運動習慣的種種因素,而形成這樣的習慣)。其他的不成文規定還有:贏的那一組繼續留在場上接受下一組的挑戰,輸的那一組就下場休息之類的~

本來都沒事,我也覺得很好,大家會互相禮讓、互相鼓勵,但是那天,我打球打得不是太開心。當天的打球順序與場次如下:



不曉得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樣「實力分配」的制度會讓「E男」比起「F女」跟「G女」有更多的上場機會。

如此的打球模式打到第二輪的中間時,我開始覺得很不對勁!本來可能是希望女生打球時參與感能提高、挫折感能降低的好意,一不小心僵化後就會變成犧牲女生的練習權!

打到最後,我決定要用行動改變現況、扭轉命運!我決定等等輪我(我是「F女」)上場的時候,我要主動邀請「G女」跟我一起上去打球,打破那個看似快要成為「不成文規定」的順序。

最後,雖然因為時間快到了,所以我跟G女沒有正式打一場球,但是跟對手A男、B女還是練了一下~而且因為A男與G女其實是情侶,所以平常他們當搭檔的時候,G女都會相當倚賴A男跑來跑去,可是這次跟我搭檔,他也開始要突破自我、跑來跑去,就跟我一樣!

星期二, 7月 14, 2009

我真的太色了。。。

今天下班做完運動後搭捷運回家,
轉進太平洋崇光百貨公司走B1至1樓的手扶梯捷徑,
沒想到在電扶梯上看到了令我不敢置信的廣告!
再看近一點。。。

特價的東西真的是我想像中的那個嗎?
是。。。按摩棒嗎??

仔細一看,
原來是巧摩棒啦。。。
害我以為現在女性情慾自主的觀念已經這般進步,
而我還每天一直在做多餘的努力呢!

(不過我還是要為我自己說點話:這真的是太容易搞混了啦!!)

Plurk this!

星期二, 7月 07, 2009

我們從Michael Jackson身上學到的絕不只是音樂。

誰怕麥可傑克森? 2009-07-03 蘋果日報論壇 , 何春蕤
Michael Jackson 頭條背後 2003-11-28 Workers World News , Leslie Feinberg
虎穴中的Michael Jackson 2004-01-29 Worker’s World , Leslie Feinberg

誰怕麥可傑克森?

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 何春蕤
20090703 蘋果日報論壇

日後人們將發現,傑克森不是死於藥物,不是死於整型失敗;而是死於長久匯集沈澱在他身上的各種歧視的效應,包括「種族歧視」以及「反種族歧視」自身所形成的僵化和政治正確要求,也包括人們對性別、身體、性向的各種僵化認知。

2003年麥可傑克森被控猥褻兒童事件爆發,當媒體一面倒的看熱鬧、惡劣扒糞的時刻,美國知名的跨性別作家費雷思發出文章,指出圍繞傑克森的負面言論其實出自一些大家習以為常的成見。

從 1980年代末期開始,和無數整型的男女一樣,傑克森開始積極的改變外型。然而在那個種族尖銳對立的社會脈絡裡,人們看到的只是他背離了黑人的外貌特 徵,許多人罵他「黑奸」,說他迎合白人的審美觀。然而費雷思在這些譴責中卻看到了另一種隱而未顯引發厭惡的特色,那就是傑克森與日俱增的「中性化」(說穿 了是「女性化」)裝扮,以及非常複雜的性別表現。

換句話說,與其說傑克森的自我外型打造是想變成白人,倒 不如說他是避開大眾對
黑人男性必須表現截然陽剛的假設,他的新外型因此益趨陰柔,從面目五官到白皙 的皮膚,柔軟的長髮,濃郁的化妝。他的身體也不斷開發出過去無法想像的操弄和舞步,一手撫胸、一手扣住跨下的標準動作成為傑克森既男又女的性感表現方式。 一個似乎永遠青少年的身體,結合了很難歸類為男女的外型和表現,難怪引發極大的社會焦慮,招來無窮的指責。

人 們的冷言嘲諷把傑克森放逐到羞恥孤立的空間裡。是為了要他停止這種跨越現有範疇的存在狀態,也就是要他「歸位」,回歸傳統的種族樣貌和表現,回歸傳統的 性別呈現。可是傑克森沒有聽話,他反而更加積極的持續越界,在外型上更加明顯的宣告他就是不計代價,不願從眾,當然也就持續承受更惡意的攻擊。

傑克森的性別處境只有另外一個跨性別看得懂。身為跨性別的費雷思說:「麥可的外表不僅混淆了人類社會對於性與性別的僵化組合,並且更進一步地拓展人類性別表現的多樣性。」

惡意的攻擊最後形成一連串控訴,動員的正是1980年代以來在美國儼然已經升高為社會最敏感神經的兒童性議題。只有這個罪名能醜化當事人到無法回應的地步,使他墜入沒人敢救的深淵,讓他即使被宣告無罪也將永遠背負嫌疑。

我的朋友聽說傑克森過世的消息後久久無法接受,她不解的問:「為什麼安潔莉娜裘莉熱烈擁抱親吻孩子算是親善大使,而麥可傑克森做同樣的事情就是戀童?」

我沒有辦法回答。但是費雷思一針見血的看穿了反戀童聖戰背後真正的陰謀:「兒童和青少年承受性惡待(或其他形式的惡待)的處境和痛苦,是沒有辦法被一個煽動種族主義、歧視同性戀、
仇視性/別異議份子的保守行動所解救的。」

麥可傑克森就是死於種族主義、反種族主義的僵化、同性戀恐懼症、跨性別恐懼症、戀童恐慌症數症齊發的美國氛圍。哀悼他的將不會是少數,因為被上述病症的效應所苦的人絕不是少數。





Michael Jackson 頭條背後

2003-11-28 Workers World News
美國跨性別作家 Leslie Feinberg 原著(林郁凱翻譯,何春蕤校訂)

兒童和青少年承受性惡待(或其他形式的惡待)的處境和痛苦,是沒有辦法被一個煽動種族主義、歧視同性戀、仇視性/別異議份子的保守行動所解救的。當媒體正以聳動的報導大肆渲染麥克傑森被檢方拘捕一事的同時,我們一定要將這個事實擺在政治思考的最前線。

2003年11月19日,也就是 Epic Record 唱片公司發行收錄麥可歷年銷售最佳歌曲專輯的那一天,全副武裝的警察憑著一張搜索票,對麥可的「奇幻樂園」進行一次長達12個小時的突襲臨檢。次日,麥可主動向檢方投案,被指控性侵害一名13歲的男孩的重罪,麥可在交保後被釋放。

雖然關於麥可的案情尚未釐清(目前已經判決無罪),但實際上,麥可已經被媒體審判、定罪了。而聖塔芭芭拉郡的檢查官辦公室一直到了11月底才肯提起正式的訴訟。

45歲的麥可是一位非裔美國人,小時即以童星身分擔任 Jackson Five 的主唱,是一位傳奇的國際巨星。從1980年代末期開始,由於他與日俱增的「女性化」裝扮外表和複雜的性別表現,使他成為媒體和大眾嘲笑的對象。

從1993年開始,麥可便受到八卦小報誹聞和一位地方律師的糾纏。那時,加州聖塔芭芭拉的地方律師史奈登(Tom Sneddon)就試圖對麥可提起訴訟,宣稱麥可性侵害一名13歲的小孩。

綽號「瘋狗」的檢察官史奈登,因為在1993年到1994年期間偵辦麥可疑似性侵害一名孩童的案件在國際上一舉成名,當時媒體對於麥可的報導和新聞照片赤裸裸的呈現方式猶如審判的一部分(法新社,11月21日)。

事實上,沒有任何一項罪名被真正起訴。麥可為了避免長期的法律訴訟,最後以巨額與男童的家庭達成和解。

然而,若在搜尋引擎上查詢「史奈登」和「麥可傑克森」,我們將在1994年到2001年這段期間的新聞檔案發現,其實這位地方律師一直在媒體上糾纏麥可。

這位地方律師的報復行為與媒體顯而易見的偏見,已經讓麥可的家人、許多知名非裔美國藝人與政治領導人、以及世界各地麥可的歌迷發出怒吼。

Rainbow/PUSH Coalition(註:美國民權組織)的領導人Rev. Jesse Jackson 在一項聲明中表示,麥可其實已經被媒體審判了。Jesse Jackson代表他的團體對於聖塔芭芭拉檢察官辦公室如何處理這件案子表示「嚴重的」關心。

這位民權領袖形容這次警方對於「奇幻樂園」的突襲臨檢是「離譜的行為」。超過70名的警力(還有些員警穿著防爆背心),在多名醫生和一輛救護車的陪同下對於「奇幻樂園」進行突襲臨檢。Jesse Jackson 還提到,史奈登在11月19日一場說明警方逮捕令的記者會上,「開了許多極不恰當的玩笑」。

麥可傑克森的哥哥傑邁因傑克森(Jermaine Jackson)說,他們全家都支持麥可。傑邁因說:「這根本就是現代的私刑。」

麥可的媽媽凱瑟琳傑克森(Catherine Jackson)11月24號透過連線對德國Bunte雜誌社表示:「美國有兩種法律。一種是給白人的,一種是給黑人的。

潑糞行動

無論在麥可被正式起訴之前或之後,媒體對於麥可的報導一直都是可憎的、可怕的、和似無止盡的。電視台甚至讓有關麥克的實況報導佔據了正常的節目時間。

麥可主動向聖塔芭芭拉的檢方投案,媒體的直昇機在他一下飛機以後就不停環繞在空中有如警方的護航車隊,其他的車輛則一路跟隨著麥克到聖塔芭芭拉的郡立監獄。許多專家指稱,這樣的車隊讓他們回想起1994年辛普森(O.J. Simpson)因涉嫌謀殺而被逮捕時,成群車輛以慢速的方式跟隨著辛普森的情形。

當警員將這位體重120磅且雙手都被銬上的歌手(麥可)帶進監獄的時候,有超過100張新聞報導和新聞照片馬上被媒體傳送到監獄以外的地方。

11月22號《紐約時報》的社論還說:「無疑地,麥可極力為自己清白辯護的行為是有罪的。」該社論還將麥可說成是「幼稚症的行為」。

媒 體放縱不加節制的偏見報導更針對麥可的外表大作文章。《紐約日報》對於此案八卦式的報導就是這種報導的典型。在11月21號一篇長達四個版面關於「麥可 性醜聞」的專題報導中,該報導對於麥克在警局拍的檔案照片冷嘲熱諷。報導上寫著,「麥可照片上的臉部濃妝,比畢業舞會皇后還來得濃」。在另一張照片中,麥 可從監獄裡向外面的群眾比出「和平」的手勢,而這張照片下面的標語竟寫著,麥可這麼做只不過是努力模仿「當年被彈劾的尼克森總統的樣子」,而另一篇文章更 將麥可的臥室形容成「可怕的獸窩」。

也許,最常被媒體用來形容麥可的形容詞是「怪胎」,這個污名需要我們正面迎戰,而這個污名也掀起了一個石塊,燈光下照出躲藏其下的右派運動。

NBA 籃球明星羅德曼(Dennis Rodman)在他公開承認是變裝者後,也同樣成為大眾媒體惡意批評的眾矢之地。

為什麼這種沒有人性的毀謗能夠被廣泛地用來攻擊這兩位在運動界上和演藝界上享有國際盛名的黑人明星呢?原因是,這兩位明星即便擁有超群的技藝、財富、和地位,終究只是活在一個充滿「種族主義」的社會經濟制度下的「非裔美國人」。

「怪胎」這個詞充斥著種族主義、對跨性別的恐懼、和不把殘障人士當人的偏見。

事實上,從1840年到1940年這段期間,「怪胎秀」(freak show)一直流行於美國的鄉村地區、城鎮地區、和都市地區。當時,「怪胎秀」被認為是全美國最受歡迎的娛樂表演,展演它們的老闆獲利甚豐。

怪胎秀裡包括有鬍鬚的女人和一些在宣傳單上描繪為陰陽人的人(「半男人、半女人」),它們在廉價博物館、世界博覽會、或馬戲團串場的娛性節目中表演,隨著殖民主義的興起和帝國主義的擴張,從非洲、太平洋群島、亞洲、南美洲被俘虜的人也被迫「展示」於這些秀場中。

「這些非西方人口的輸入,在當時是很大的買賣。」Robert Bogdan 在他的《怪胎秀》(Freak Show)一書中這樣說到。Bogdan強調,由於這項生意充滿了帝國主義者的眼光,當然不會挑戰種族主義,「相反地,民眾所看到的只不過是傳統偏見和信仰的再次肯定…而這些觀念與態度也為美國在十九世紀末對非西方民族的剝削,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尤其是對於非洲人的描述,如同種族主義對於非洲人的看法一樣,幫助且維持了美國早期的黑奴制度和後來對於所有非白人不公不義的制度壓迫。

Bodgan 做了一個結論:「我們在思考所謂偏差的時候,就必須先研究是哪些掌權者──不管是自己任命的還是官方任命的──在告訴我們誰是偏差,是誰在描述這些偏差。」

別再搞鬧劇了!

媒體對於麥可被捕一事高分貝報導,蓋過了其他一切同時在世界上發展的事情,包括五角大廈批准美國軍方對於伊拉克平民地區進行大規模轟炸行動(名為「鐵鎚行動」)的新聞。

麥可「奇幻樂園」被突襲臨檢的前一天,麻州最高法院才判決贊成同性可以結婚的法律。

保 守派長久以來一直試圖正當化他們偏執的運動,她們說那些對同性有性趣的人,或者性別表現與眾不同的人,都會「殘害」兒童。保守派會利用這次麥克傑克森高曝 光率的案子,作為阻礙男女同性戀、雙性戀、和跨性別人士爭取教職(教師或教練)和領養小孩的權利,而進步的人士必需阻止保守派這樣的行動。

保守團體對於麥可的偏見完全沒有揭露這個國家內部兒童遭受到性侵害和性剝削的深度和廣度。其實,最常發生兒童性侵害案件的地方就在家庭內部,舉個例子,1986年社會學者 Diana Russel 對舊金山930名婦女做訪談調查,發現有百分之16婦女都曾經歷過亂倫的夢魘,而最常見的侵害者為叔叔、表哥、父親、兄長、和其他男性的親戚。

要保護兒童的身體和生命,就需要一個能夠喚醒大眾意識的政治運動,從而讓大眾知道虐待兒童的情況其實是一個制度化的現象,這是一個父權階級社會將婦女和小孩視為私有財產的必然結果。

右派這種把性別異類當替罪羔羊的做法,反而使得政府和司法系統得以脫罪,不必為剝奪兒童和已婚婦女基本權益而負責。

放開Michael Jackson的身體!

麥可的整形手術在這次事件裡受到一片嘲諷的聲浪,他被貼標籤為「異常」和「怪異」。

如 果進行整形手術是一項罪過,那麼有一大票的社會名流(不只是女人)都必須被迫容忍雙手被銬在背後,一步一步地走在各大媒體的攝影機前。這個國家的監獄是 沒有辦法容納下每一位接受整形手術(包括臉部和身體)的人的,整鼻、拉皮、抽脂、減肥、節食、植髮等等,都是整形手術,而這個目錄還可以繼續延長。

在一個經濟、社會制度都跟資本主義一樣充滿了壓迫和不平等的社會裡,美容手術是不可能從「羞恥」中擺脫出來的。然而,每個人都有權利決定自己的身體和身分。這就是例如女性生殖自由運動的核心,而這個權利不是由國家、教會、或媒體來決定的。

變性,就像刺青和穿洞,一直是人類古代社會活動的一部分。在階級社會興起和其所帶來的壓迫之前,有許多人經由對於身體的改造和(或)社會的認同,以一個與其生理性別完全相反的性別過生活。

大眾對於麥可「女性化外表」的嘲諷是反女性的。麥可的外表不僅混淆了人類社會對於性與性別的僵化組合,並且更進一步地拓展人類性別表現的多樣性。這不僅是酷兒策略的本質,也是對於「分化-征服」策略的解構。


虎穴中的 Michael Jackson
2004.1.29 Worker’s World, By Leslie Feinberg (何春蕤翻譯)


「無罪!」

在圍繞著 Michael Jackson 的大量媒體報導中,2004年元月16日加州 Santa Maria 法院針對猥褻兒童罪名做出判決,但是這兩個字只引發了短暫的悔悟。媒體報導的主軸還是「馬戲表演」。Michael Jackson 雖然歷經可能判他入監二十餘年罪名的風暴,然而幾乎所有的報導都竭力把他描繪成這場「表演」的肇始者。

最終獲得宣判無罪的辛普森殺妻案檢察官 Christopher Darden 曾告訴記者:「馬戲開演啦,而 Jackson 就是主持人。」Darden 在「娛樂今夜」節目受訪時說:「從第一分鐘開始就是馬戲,而且直到最後宣判或判決確定,都會是馬戲。」

開庭時法院門前大批 Michael Jackson 支持者的抗議也被媒體稱為「馬戲表演」。上千民眾從洛杉磯和Fresno、拉斯維加斯、鳳凰城、費城、南卡州以及美國其他各地來到法院門口,還有來自巴西、英國、日本、法國、西班牙、荷蘭、德國以及澳洲的支持者。從媒體空中拍攝的影片來看,警方估計法院外的群眾有一千五到兩千,但是提審次日幾乎所有平面媒體都報導只有「數百人」。

讓我們先假設報導中使用「馬戲」一詞不是企圖將 Jackson 非人化,不是將他連想到和馬戲相關的小丑、怪胎秀、動物表演。或許媒體只是在表達現場「奇觀式」的氛圍?

如果這個假設為真,那麼是否以下 Jackson 出庭時的相關場景才是真正創造奇觀的始作俑者?

現場安排了兩千五百名警力,法警遠從 Santa Barbara 調來支應,他們排成了深達六排的人牆圍繞法院,24小時站崗。警方還帶了警犬來「控制群眾」,至少有六架警方和媒體的直升機盤旋上空,六百名媒體記者、製 作人、電視工作人員擁擠在門前,全球至少有一百家電視台派了記者來拍攝,法院附近停了四十部衛星直播車。小販沿街販賣T恤和速食。

如果 Jackson 出庭是一次馬戲表演,看起來還真像羅馬帝國時期凱撒為了轉移政治焦點所安排的殘忍馬戲。那些身處競技場中心的人往往必須為他們的自由做殊死戰。

在虎穴中

法庭內,Santa Barbara 郡高等法院法官 Rodney Melville 譴責 Jackson 遲到了10分鐘。辯護律師 Mark Geragos 企圖解釋,是因為前所未有的交通壅塞和群眾延遲了他們抵達時間,但是法官打斷他的話:「沒什麼藉口,我不接受這些理由。」

在檢察官的壓力下,法官Melville下達封口令,禁止任何一方與媒體接觸。

檢察官要求封鎖相關資料,法官最後仍同意Jackson的律師可以閱讀搜索令和相關證詞文件以及檢察官收集的錄音謄稿,但是媒體──包括美聯社──要求相關資料開放為公眾記錄時,法官拒絕了。

法官也禁止任何攝影機進入法庭,三大聯播網對此暴跳如雷。

辯護律師要求法官認肯 Jackson 從紐約新聘不屬加州律師協會的律師 Benjamin Brafman 加入辯護。元月17日的紐約時報曾報導:「通常這樣的要求都會獲得准許,但是法官卻拒絕這位律師發言,後來才反悔,容許這位律師享有法庭裡的專業權利。」

Jackson 在法庭裡的角色只有五分鐘,枯坐兩小時後,律師詢問法官是否可以容許 Jackson 退庭。法官向在場人士說:「出於個人禮貌,我想 Jackson 先生需要上廁所吧。」法官接著警告辯護律師,要 Jackson 節制出庭前的飲料量。

Jackson 所獲得的支持,對法官和檢察官形成了一個必須處理的客觀因素。Jackson 的全家都陪同出庭,伊斯蘭國組織提供貼身保護,民權領袖 Jesse Jackson 牧師譴責檢察官和媒體對待 Jackson的方式。民權運動人士 Dick Gregory 展開40天絕食以表示對 Jackson 的支持。許多非裔的政治文化領袖都公開支持 Jackson

提審當日,在墨西哥、愛爾蘭、匈牙利、俄國、英國、荷蘭、瑞典、和許多其他國家都同步出現支持 Jackson 的抗議人群。

Michael 的哥哥 Jermaine 說他的弟弟和全家都驚訝於全球粉絲「排山倒海般的支持,這是個見證,真實的見證了 Michael有關愛和包容的訊息已經傳遍世界,因此這麼多不同背景的人都來支持他。」

Jackson 離開法院時看起來受了驚嚇,他爬上車頂,向群眾唱歌。支持者突破警方的隔絕,圍著 Michael,開始喊口號,並唱起他1995年專輯中的歌詞,指責 Santa Barbara 區域律師「瘋狗」Tom Sneddon 對於 Jackson 的仇恨糾纏。

瘋狗Sneddon

Jackson 的罪名是與一位12歲的癌症病童發生不當的性行為,這些行為據說是發生在2003年2月7日和3月10日。不過這個時間點很怪異。

2月6日在美國播出的一部電視紀錄片曾拍攝 Michael 和這位12歲兒童手拉著手,在鏡頭前說他們曾睡在同一個房間裡但不是同一張床上,播出後遭到憤怒的指責和批評。如果照這次的起訴說明來看,Jackson 大概就是在這個風暴正熱的時候開始猥褻這個男孩!

洛杉磯兒童福利官員據說在郡熱線上收到一位看到這個紀錄片的學校行政人員抱怨,因而主動調查 Jackson 和這個男孩的關係。

這個調查從2月27日開始,結論報告說,上述的猥褻說法完全不是事實。那位男孩、他的母親、他的兄弟姊妹都否認曾經發生過任何不當的事。

這個控訴的可信度還有另外一個問題,因為這個男孩的家庭過去曾經多次提出各種告訴,要求大筆的賠償費。


律師 Sneddon 十年前曾經以猥褻兒童嘗試起訴 Jackson 不成,他說他不覺得洛杉磯兒童福利官員的發現和他此次對 Jackson 的提訴無關。

Sneddon 在2003年11月廣泛徵求任何人提供有關 Michael Jackson 任何不法不當行為的資訊給他的辦公室。這個公告簡直就是一種起訴版的「實境電視節目」,節目名稱為:「誰想做百萬富翁?」

律師 Mickey Sherman 告訴 CBS 晨報節目:「我認為所有人都期待會有更多受害者出來控訴,結果卻沒有。我覺得這是很重要的事實。」

種族主義的惡臭

「瘋狂傑克森」、「怪異」、「怪胎」──媒體因為 Jackson 的性向、性別表現、和性曖昧而公開將他非人化,但是這種不人道的八卦新聞很少能掩蓋住其下的種族歧視。

GoogleJackson 和「種族牌」就可以揭開問題所在。

事實上,種族牌才是真正關鍵。在這裡提供兩個說起來痛苦的例子,以便讓大家了解 Michael 被種族歧視妖魔化的強度。

一篇報紙文章說有些 Jackson 支持者在法院外面播放的音樂是「貧民窟音樂」(元月6日的「澳洲人報」)註1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新聞學院院長 Orville Schell 在說到 Jackson 時提到一個讓人想起白種至上主義者所用的黑人隱喻:「Jackson 是個巨大的黑柏油娃娃,太多有名聲的媒體都因為碰上他而卡在裡面」(元月11日的聖彼得堡時報)註2

Jackson 面對著多變的猥褻控訴,加州法律認為這是好色淫蕩。加州 Riverside 郡的副檢察官 Michael Hestrin 說:「法律不需要 Michael Jackson 碰過孩子的身體才能判罪,碰過肩膀也算,碰過身體的任何部位都算」(元月16日的mtv.com)。

Hestrin 還說,「案子裡可能牽涉到的未成年人大概都會是富裕的白人。」法律上並不要求包括黑人、拉丁裔、印第安、或亞洲人作為未成年人。

在這場超大型的馬戲中,Michael Jackson 正在為自己作殊死戰。

註1:意指 Jackson 的音樂是貧民窟音樂而已。
註2:黑柏油娃娃是19世紀著名的非裔通俗故事中以柏油和松節油作成的娃娃,在故事中被黑娃娃黏住的兔子越是想要掙脫,就越深深的陷入黑娃娃中。這個比喻在這裡指涉 Jackson 十分黏手,媒體一旦沾上就會越來越陷入其中。


(此文引用自:http://intermargins.net/Activity/2009/Michael_Jackson_Leslie_Feinberg.htm)

星期一, 7月 06, 2009

再跟我說這是個性別平等的世界啊!?

澳洲海軍鬧淫亂「性比賽」醜聞
澳洲時代報/法新社 2009-07-06

【明報專訊】澳洲海軍揭發淫亂「性比賽」醜聞。澳洲補給艦「成功」號有男兵涉嫌在艦上開賭盤,設立 「帳簿」詳列每名女兵價錢,若男兵成功與女兵發生性行為,就可贏得獎金,當中以女軍官及女同性戀者標價最高。澳洲軍方已就事件展開調查,暫有4名男兵被勒令回國及問話。

「帳簿」詳列女兵性交價錢

事件於「成功」號(Success)5月到新加坡執行任務時曝光,澳洲國防部周六證實,「成功」號數名男兵5月被勒令回國受查。據澳洲傳媒透露,「成功」 號有女兵較早時發現一本「帳簿」,簿中詳列每名女兵價錢,若男兵與女兵發生性行為,就可贏得獎金;若男兵能在指定地方如桌球枱上與女兵性交,更可獲額外獎金。

女權團體促嚴懲

澳洲女副總理吉拉德(Julia Gillard)希望當局徹查事件,以免女性國民為國家效力時,感到被排斥欺辱。澳洲女權團體亦對事件感到震怒,要求當局嚴懲涉案男兵,一個女權組織的發言人形容,事件令人沮喪,「女性佔海軍人數 40%,她們有權在工作地方感到安全,但事實並非如此。這是嚴重的性騷擾事件,當局需採取最嚴厲的紀律處分,這些男兵不能再為國家服務,因他們不可信,他們不尊重女性」。

澳軍近年重點向女性招手,以解決新兵荒,今次醜聞將重挫澳軍吸納女性入伍大計,吉拉德擔心事件將令打算從軍的女性止步,「若她們選擇從軍,我們希望此事不會阻止她們在部隊有良好事業前景」。

澳洲海軍聲稱有嚴格的「平等及多元」政策,以確保軍人的工作地方不會出現詆毁及騷擾行為,澳洲軍方會定期監察政策有否執行。2005至07年間,澳洲海軍約有百宗涉及性騷擾的調查,10年前,驅逐艦「悉尼」號(Sydney)艦長蓋爾(Tony Gale)更因被控性騷擾而遭革職。